前言:因为工作关系对光盘和光驱做过一些研究,还与HLDS的员工交流过,过了很久决定对之前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。以便有需要的朋友翻阅。本文部分关于参数、原理和历史内容来自维基百科。
光盘的简单分类与历史
抛开专用设备使用的光盘,例如索尼等随身听、游戏机使用的MD、UMD等等专用型光盘。
大致分类如下:
红外激光:CD
CD光盘驱动器起始于1974年,由荷兰的飞利浦公司与日本的Sony合作所发表的音乐光盘(Audio CD),亦称为CD-DA(Compact Disc-Digital Audio);从此之后,因其它存储媒体市场的发展而连续推出一系列的光盘规格与产品。
影音光盘(Video Compact Disc;VCD),又称影音压缩光盘,是一种在光盘(Compact Disc)上存储视频信息的标准。VCD可以在个人电脑和VCD播放器以及大部分DVD播放机中播放,但大部分蓝光光盘播放机已不支持VCD。VCD标准由索尼、飞利浦、JVC、松下电器等电器生产厂商联合于1993年制定,属于数字光盘的白皮书标准。
红色激光:DVD
DVD原是Digital Video Disc(数字视频光盘)的首字母缩略字,因初推出时大多厂商只针对视频方面的宣传及推出产品,而且当时的电脑产业对高容量的存储媒体没有太大需求。后因定位更改,于1995年规格正式确立时,重新定义为Digital Versatile Disc(数字多用途光盘),但旧称的Digital Video Disc也有人继续沿用。现在一般都只以“DVD”作为其称呼。
尽管比DVD容量更大的BD问世十多年,而且年前出现UHD BD比早期BD有更高清晰度,但至今DVD仍然是主力的一线录播影片的媒体,而DVD没有像VCD在一问世便落后的问题。主要因为大屏幕的电脑和电视机在使用上的不便而未完全普及,而且BD要直接和在其问世前便在使用的高清电视竞争,使观众可能观看电视台播放相似质量的同一节目,以及DVD价格不高而仍然拥有相当市场,也方便做一些电视台不重播或网络难有片源的旧节目的市贩媒体。
蓝色激光:BD
2003年DVD论坛以8比6通过HD DVD是DVD配合HDTV的下一代产品。在此次会议上,他们将碟片改名为“HD DVD”,之前称为“高级光学碟片”。蓝光光盘是由DVD论坛之外的企业发展出的,因此未提交至论坛讨论。
HD DVD由东芝、NEC、三洋电机等企业组成的HD DVD推广协会负责推广,惠普(同时支持BD)、微软及英特尔等相继加入HD DVD阵营,其中的主流片厂环球影业亦是成员之一。
但在2008年,随着原先支持HD DVD的华纳公司宣布脱离HD DVD,以及美国数家连锁卖场决定支持蓝光产品,东芝公司终在2008年2月19日正式宣布将终止HD DVD事业。
详细的分类与特殊格式
一个简单而不完全正确的暴论:覆盖99%情况你能看到的在日常使用的光盘只有CD-R、CD-RW、DVD-R、DVD+R、DVD-RW、DVD+RW、DVD-RAM、BD-R、BD-RE这几种。
有时候你可能会看到诸如Audio CD、CD-Text、CDDA、CD-Extra、CD-i、CD-ROM、DVD-Video、DVD-ROM等等看起来很复杂没见过的描述,实际上这些光盘要么是一些特殊标准(比如某些唱片要使用特别的格式,或者要在CD里添加封面和歌词的“分区”),要么是根据刻录内容不同的不同功能划分。一部分特殊光盘除了可以从旧货市场里找到,还可以自己从空白光盘刻录。
最常用的莫过于CD-ROM、DVD-ROM,简而言之又不完全正确:它们都是基于CD-R、DVD-R的空白光盘刻录数据后的名称,往往会把刻录成数据光盘的叫做ROM,而刻录音频镜像的叫做Audio CD(现在的CD唱片大多是这样),刻录影片的叫DVD-Video、BDMV。通过特定文件格式制作刻录的光盘,与数据光盘直接刻录文件不同,光盘会记录分片数据,DVD-Video影片光盘会存在可交互的菜单,BDMV为蓝光版的DVD-Video,其目录格式不同,刻录数据内容也更丰富。在电脑或播放器上使用的方法有很大差异,ROM就像是不能写入的U盘,DVD-Video影片光盘、Audio CD唱片光盘、BDMV影片光盘这些要通过专用的播放器播放,直接打开驱动器你只会得到一堆你看不明白的文件和目录。正版CD唱片都会有唯一的编号,专用的播放器打开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到专辑封面哦,比如iTunes和Linux上的goobox。
DVD
再说回分类,一般情况,现在大部分DVD光驱支持三大标准:+、RAM、-。在商品页一般情况标注的速度指DVD最大刻录速度,非刻录机则表示读取速度。下面是某LG光驱的商品spec。
DVD光盘标准主要分两种,+和-。
“-”标准由DVD论坛设立制定的格式有DVD-R、DVD-RW和DVD-RAM。DVD论坛的创始成员有东芝、松下、索尼、三菱、日立、先锋、JVC、飞利浦、汤姆逊、时代华纳共10家。
“+”标准由DVD+RW联盟制定,由于DVD-RAM的缺点和兼容性不佳,索尼、飞利浦、三菱、理光等公司组成了这个联盟,推出了DVD+R、DVD+RW、DVD+R DL。
在DVD+R标准下还存在一个变种,由Millennial公司发明的一次性写入技术M-DISC,或千年光盘,有DVD和蓝光两种类,在2016年12月,Millenniata公司正式破产。需要特定的光驱来刻录M-DISC,例如LG,华硕和光宝科技生产的光驱均可以刻录M-DISC。铼德科技则生产及出售M-DISC。Verbatim亦生产联合品牌的光盘,名为“Verbatim M-DISC”。
关于可擦写DVD
以DVD-RAM/+RW为代表的可擦写光盘可以一般磁盘的方式进行文件存取使用,无需每次更改时进行擦除刻录,前提是需要将光盘格式化为UDF、ext、HFS等格式,你大可以将其视为U盘。
极富特点又难用的DVD-RAM
观看DVD-RAM的盘面你就会发现很大的不同,DVD-RAM往往是金色盘面上刻有很多竖线,这标志着它与众不同的原理。但是就本人实际体验的结论是不如DVD+RW,索尼NB。
DVD-RAM(DVD-Random Access Memory)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光盘规格,其设计用意 在于资料存储、备份等,同时因为可重写次数的理论值较其他可重写 DVD 规格为高,以及 文件存储的格式更具灵活性。DVD-RAM 的文件存储规格与电脑硬盘及软盘技术相似,资料 均存储于多条同轴心的资料轨(等线速),随机存取方式与硬盘和磁盘相同,相对于 DVD- RW 及 DVD+RW 以单一螺旋轨存储资料(等角速),读写时需要依赖特别的数据包读写程 序。
在 DVD-RAM 的使用上,尤其需要注意文件系统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,目前常见的操 作系统仅有 Windows 可以对 DVD-RAM 进行 UDF 文件系统的格式化,其他常用操作系统 如 Linux 允许将 DVD-RAM 格式化为其支持的文件系统,如 ext3/4,macOS 在新版本取消 了对 UDF 文件系统的支持,且不提供光盘格式化的 GUI,只能通过 CLI 进行 HFS+文件系 统格式化后才能使用。故如果需要在 Linux 系统之间交换资料需要将 DVD-RAM 格式化为 ext4/3 文件系统,如果要在 Windows 与 Linux 之间交换资料需要格式化为 UDF 文件系统。
CD
对于CD的话除了特别的唱片,一般只关注大小两种尺寸的CD-R和CD-RW,这里不多做解释。
在Linux上检查光驱和光盘信息的一些方法
dmesg | egrep -i 'DVD|CD-ROM'
lshw | grep -i cdrom -A 20
hwinfo | grep -i CD-ROM -A 30
cat /proc/sys/dev/cdrom/info